站在新起点,对标国家“十四五”规划,江苏开启高质量发展和全面率先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江苏抢抓“十四五”规划新机遇,为今后5-10年“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注入新的更大发展动力。
新发展阶段,开启全新发展之路。新发展阶段标志着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处在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由速度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江苏在中长期发展中着力于倡导
唯GDP发展目标观念,加大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笔墨,加大培育新发展动力谋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抓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依靠科技和产业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产业结构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现状,系统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差距。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新发展理念,开启创新引领之路。创新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动力之一。对标国家中长期规划,江苏率先响应国家创新发展新理念,在未来中长期发展中着重加强创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高质量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以“创新”驱动新兴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5G(第五代移动通信)及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江苏新兴产业集群体系,引领全国新兴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今后5-10年要发挥我省102名两院院士顶尖人才的科研引领作用,加大科技重大基础设施投入,实现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突破。着力策应国家中长期规划,主动承担国家深度改革和制度创新之责,大胆进行制度探索和机制创新,消除长期困扰区域创新发展的地理藩篱和体制障碍,为我国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探路。
服务新发展格局,开启双循环发展之路。对标国家中长期规划,在新发展格局下江苏要着力承担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等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和国内市场替代的重任,肩负起与长三角各省市共建产业链、共享创新链,为全国乃至长三角地区“强链”“补链”和“扩链”发展探路的重任。重点加快构建起以国内为主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补齐产业链、供应链、技术链短板,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通过构建较为完整的国内产业链内需体系,确保江苏乃至我国产业链形成更强的国内替代能力,形成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新消费需求,开启内需新动力发展之路。提振内需,加快内需体系建设成为我国“十四五”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对标我国中长期规划,江苏要紧扣消费“规模”和“质量”,进一步增强高端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需求,在江苏省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国际性消费综合体,加快推进超高清显示、5G、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虚拟现实、无人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消费经济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无人店铺、智能看护、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等新型服务,推动人工智能示范应用与消费融合,打造消费新模式和生活新场景。着力探索公园+首店新发展模式,为首店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生态。依托江苏科教文体资源丰富优势,扩大江苏会奖、体育、文化旅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开拓国际旅游市场。通过一系列激活新消费需求改革探索,为江苏乃至中国注入新发展动力。
新基建供给,开启枢纽经济发展之路。现代枢纽经济不仅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领者,而且还是数字经济智慧大脑的中枢。对标我国中长期规划,江苏要着力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信息通信、高端芯片设计制造、核心软件等重点领域,依托江苏数字头部企业集聚效应,全面赋能数字经济中心建设,夯实“城市大脑”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孪生城市技术,打造智能化、实时化、数字化的网格管理,推动一批关键技术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功能型平台建设,大力提升数字经济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把江苏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向新高度,把江苏建设成为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的排头兵、华东地区数字经济网络的重要枢纽区域。
(作者朱庐宁 丰志勇单位:南京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