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九期

作者:发布时间:2022-09-20动态浏览次数:17

发展红色民宿 助推乡村振兴

周旭芳

盐阜大众报理论周刊  8月29日 

红色民宿是伴随民宿与红色旅游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民宿发展类型,是红色文化活态传承的产物,是民宿再发展的新生力量。红色民宿可发挥其物质载体作用,利用红色地区、革命老区资源优势,结合地域特征、文化内涵打造符合旅客需求的民宿产品产业链,在旅游住宿这一关键环节中合理开发,并与政企合作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既可活化革命遗址,又可提升小众旅游地的人流量,还有利于助推乡村振兴。

红色民宿发展现状分析

红色文化内核融入度低。盐城是全国著名红色老区,不仅具有独特红色文化资源,还拥有丰富的地域自然风光,受到游客青睐。然而,盐城本地民宿产业未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巨大价值,总体呈同质化发展态势,红色文化深度结合率低,缺乏地域核心特色和文化底蕴。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度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入住体验较差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市红色文化民宿发展的瓶颈。

新媒体营销推广渠道单一。当前,我市没有系统化的民宿业新媒体宣传推广,在线预订平台辐射范围小,民宿运营及营销机制未有效建立。大多数民宿虽具有线上预订功能,但新媒体宣传和推广渠道较单一。从新媒体推广方式看,使用预订平台和微信营销推广的占大多数。从获取当地民宿信息的途径看,入住当地民宿的游客大多是通过其他游客推荐或者跟随旅游团而来,一些新媒体手段与此类信息的结合没有真正实现,游客不能及时获取民宿最新动态,导致民宿入住率较低。

经营者缺乏品牌意识。民宿业依托旅游景区应运而生,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民宿,是提升民宿知名度和传播率的重要途径。我市大多数民宿是在乡村民房的基础上改建而来,民宿经营者缺乏专业的营销运营知识,往往只关注价格营销策略,经营者缺乏品牌意识,整体民宿业知名度较低,网络营销推广不通畅。

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对经营者而言,落后的信息管理系统不利于精准掌握顾客消费需求和习惯,还会影响营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民宿的网上图片、价格信息与实地信息不对等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顾客觉得当地民宿住宿情况与预想不一致;很多酒店在预订网站上的照片没有及时更新,导致用户到达后发现实际与照片差异过大,重新选择住宿又会带来巨大的决策成本,造成顾客体验感差。

红色民宿发展前景展望

政策前景。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第三十六章“凝聚盐城文化共识——第一节塑造新时代盐城精神”:策划发布 “红色铁军印记”地标,大力实施“红色领航工程”,分批分期修缮提升革命遗址遗迹, 打造新四军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3月,教育部全面修订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新增了民宿管理与运营专业。自此,民宿管理与运营专业成为独立的专业,并于2021年正式开始招生;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3月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宿等级评定,新制定的旅游民宿等级划分标准便于民宿与星级酒店的区分,便于保障民宿业高质量、规范化发展。

市场前景。马蜂窝搜索热度数据显示:不仅传统经典的红色景区游客如潮,一些吸引年轻人的红色旅游新兴景区也深受欢迎。数据显示,2021年红色旅游新兴景区中,新四军纪念馆位居全国第九。越来越多年轻旅游者期望能够在红色旅游新兴景区中体会红色民宿的住宿感受,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与熏陶,红色民宿以其特有的红色IP将会收到更多年轻人的青睐。

商业前景。红色民宿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建设与运营模式也相对简单,当地住户、青年人才、村镇企业都可投入。通过文旅内容营销,实现农产品变商品,农家房变客房,让当地村民能享受旅游业增长带来的红利,助推盐城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市级红色民宿区域公用品牌,对促进盐城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传扬与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示范与引领作用。

加快红色民宿发展对策建议

打造红色民宿特色场景体验。以红色民宿为纽带,围绕游客食、宿、娱、行等方面打造以红色文化IP为主的拓展服务,延伸价值链,提升附加值。如打造既能兼顾红色景区、革命旧址、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文旅要素,又能串联自然生态、农耕研学、文创产品、党建教育等多领域的红色民宿;民宿内增设红色文化走廊、红色书屋、红色文物展区,不定期开展红歌大家唱等活动。把沉浸式体验引入红色民宿,为游客提供更强烈更直观的感受,丰富的内容才能让游客从“一日游”变成“三日游”。

整合新媒体推广。红色民宿要借助微博、短视频自媒体、直播等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用户关注高的优势,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不断更新与当地相关的热点趣事,发布有深度、有内涵的文案,在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注重情感营销,使游客在直观感受红色民宿的内部设计、文化精神及品牌内涵的同时,自发地讨论、分享,甚至设计自己期望住进的红色民宿,从而进行二次传播;精准定位目标用户,通过搭建红色民宿营销平台,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与商家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商家第一时间得到用户反馈,并对民宿信息进行适当调整,用户也可得到想要的服务方式。打造民宿智慧空间,增设智能体验房,将AI技术、智能硬件等嵌入民宿的设备设施,为住客提供个性化、便捷的智慧化服务。

红色民宿的跨界融合。盐城有128个烈士命名镇村,有全国闻名的新四军纪念馆等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几年也涌现出多个原创优秀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如舞剧《烽烟桃花飞》是国内首部以新四军华中鲁艺为题材的舞剧作品,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用杂技语言重现了华中鲁艺师生在根据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难忘经历,现代淮剧《送你过江》呈现了渡江军民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普通的俗情世理的人性撞击,现代音乐剧《华中鲁艺记》再现抗战时期新四军华中鲁艺血染的峥嵘岁月,应将这些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引入红色民宿区域;围绕我市休闲农业、社会热点、节日节庆、文化艺术等内容,将红色民宿与景区、体育、文化、节庆、时事等深度融合,形成“民宿+”乡村旅游模式,红色民宿在保持文化严肃性与历史感的前提下跨界出圈,可以有效满足不同年龄人群高度分散、多元多层的个性需求,从而将民宿塑造成带有特定标签的文化空间。

政府政策引导。由相关部门牵头编制出台《盐城红色旅游民宿建设与服务规范》,目的在于引导我市红色旅游民宿规范规划设计、建设、服务和运营环节,便于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和企业对其进行评定和管控,进而在企业发展中做到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及对乡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能成为现行标准体系的有益补充,其对促进红色民宿的发展与落地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也要避免红色文化的认知失当、设计偏离大众偏好、运营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努力打造红色民宿公用品牌,推进区域民宿发展,盐城的红色民宿才能早日迎来发展热潮。

(作者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财务处处长、盐城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成员)